年近90拿碩士 周義祥創中原大學畢業生紀錄

畢業季到來,中原大學有位89歲的畢業生周義祥,令人矚目!大學就讀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的周義祥,不僅年輕時學業出色,111學年度進入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就讀時也是最認真的學生,兩年準時完成論文順利畢業。曾任教育部副統計長的周義祥,運用統計學的方法對教會的成長和發展進行深入分析論述,完成約180頁、長達9萬餘字的論文,獲得評委高度評價,終生學習和自我超越的精神,值得肯定!

中原大學將於6月15日(星期六)舉行112學年度第66屆畢業典禮,周義祥為宗教研究所碩專班畢業生領憑代表,將上台接受表揚,預料成為會場焦點。高齡89歲的他,將是中原校史上最年長的畢業生。

周義祥生於民國24年,在年僅13歲時隻身一人流亡來台,由於數學成績優異,大學考進臺灣大學的農業經濟系。曾服務於臺灣省政府主計處、財政廳、糧食局、社會處等單位的統計部門,民國77年調升教育部簡任十一職等副統計長。公職期間曾主辦全國家庭收支調查,亦曾參與全國農漁業普查、工商服務業普查及戶口普查督導等業務,民國90年(2001年)退休,公職生涯橫跨兩個世紀。

身為基督徒的周義祥,對生命靈性的探討很有興趣,兩年前某天在手機上看到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的招生,便打電話去問,遇到熱心的助理幫忙填寫報名表,原本擔心眼疾和不諳電腦無法適應,在宗研所老師鼓勵下跨出第一步。為了上課,家住中和的他,特地到中原大學附近租房,月租七千元,租了一年。每天最早到校,從不缺席,展現出的勤奮和敏捷思維,讓老師、同學都十分敬佩。

周義祥說,他連注音符號都不會,所以都用手寫論文,寫好字拍照傳給在美國的女兒打字,透過手機相片來來回回的校稿。兩個女兒都很支持他繼續念書,大女兒還幫他付學費,小女兒幫忙打字,不厭其煩地配合父親修改文字,他也特別感謝指導教授王學晟老師在過程中的指導。

雖然將近90歲,但周義祥說,讀書不會覺得累,上課也從來沒有打瞌睡。他特別喜歡跟年輕人在一起,可以天南地北聊,飲食也沒有禁忌,沒有特別保養,也不常運動,但仍有很好的活動力與清晰的腦力。

周義祥在寫碩士論文時發揮他的統計學專長,以他服事的新北市中和喜樂城靈糧堂為實體研究對象和範圍,研究健康的基督教教會成長指標。他先蒐集和研究聖經、神學等文獻資料,再進一步利用科學、有系統的統計方法,設定研究架構,採五等比尺度態度量表為研究工具,以經常參加主日崇拜的該教會會眾為對象,進行實地訪問調查。周義祥蒐集受訪者各種屬靈特性資料做交叉統計分析,編製健康教會成長指標,並建立自我評量常模(norm),作為教會成長的一種基本模型指針。最後,他提出健康教會成長的十二大元素為教會成長的動力,有助於教會功能之發揮。

周義祥表示,期望這篇論文能對基督教教會之發展,產生好的影響,在追求「量」的成長時,兼具會眾「質」的改進提昇。周義祥說,雖然他不是每星期主日都上教會的基督徒,但他透過這篇論文,感覺也做了些文字的「佈道」,讓外界更了解神學的真理和本質,很有成就感。

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王學晟形容擔任周義祥指導教授的過程,是一段非常特殊且感動的經歷,他特別肯定其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在神學領域中相當稀缺,不僅是對教會發展的一種創新分析,更是為神學研究開闢了新的思路。「希望他的研究能夠激勵更多人,無論年齡和職業,都能夠勇敢追求自己的學術理想,為學術界和社會帶來更多的貢獻。」

中原大學表示,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為全台唯一專研基督教的特色系所,秉持中原大學「篤信力行」校訓與基督愛世之忱於2000年創立。宗研所畢業生周義祥克服年齡、體力的限制,以不屈不饒、敬業專業的態度做學問,並且僅用兩年時間如期完成論文取得碩士學位,好學不倦,是青年學子的表率。

發表迴響